广州陈家祠泥塑作品,描写的是昔日广州的市井风情,人物栩栩如生,内容幽默谐趣。西关少女、人力车夫、剃头师傅、茶楼伙计、唱粤曲、卖荔枝、卖鸡公榄……,好一幅充满市井趣味的南国风情画卷。略带夸张稚拙的手法藏雅于俗、寓美于丑,让人看后会心一笑。泥塑为艺人万兆泉所作。文人廖陵思配上充满岭南民间粤语口水歌味道的诗文,使谐趣的泥塑更为风趣。
【试木屐】木屐是典型的广州西关文化符号,在石板巷子上的木屐声是很多老人抹不去的童年记忆。
【阿香】描写的是西关少女的青春躁动活灵活现。正所谓:十八正是好年华,脸搽胭脂头戴花。搔首弄姿真烦燥,只因未见心上人。趟栊门加角门是西关大屋的典型符号。
【喂猫】展现了广州古老西关特有的矮脚吊扇门,既保护隐私又兼顾通风。
【量衣】中袖衫、吊脚裤、收腰和宽松是典型的西关小姐装束
【檐前滴水】广州俗语“檐前滴水,点滴依旧痕”,比喻循环往复、世代相传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